
當前,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工作計劃的實施,大力推進全程網辦工作。
但由于綜窗與審批部門間、市/區(qū)級服務大廳與街道之間、不同業(yè)務大廳之間仍然存在數據不通的問題,審批業(yè)務中的“二次錄入”導致操作多、負擔重、效率低、協調困難等問題。
因此,重點選擇綜合窗口接收事項中的高頻事項、與營商環(huán)境和民生高度相關的事項,希望通過使用博為小幫軟件機器人支持無紙化審批,提高政府服務大廳的行政審批效率。
1、辦件數據覆蓋全
以收集項目審批所需的數據為目標,盡可能完整地收集部門審批系統(tǒng)所需的完整數據字段,以增強綜合窗口與部門之間的業(yè)務協調。
2、實現信息數字化、智能化采集
綜合利用軟件機器人、OCR、NLP技術,通過人機協作,實現數字化、智能化、高效采集,形成智能工單,提高無紙化審批程度,大大降低綜合窗口工作人員的人工錄入比例,提高綜合窗口接收效率。
3、“無紙化審批”
通過軟件機器人實現智能工單業(yè)務數據字段向審批系統(tǒng)自動化、智能化填寫,解決了二次錄入問題。
軟件機器人能夠模擬人類在計算機上的操作,并按照規(guī)則自動執(zhí)行流程任務。具體來說,綜合窗口和部門工作人員在單項審批過程中在計算機上完成操作步驟,并按照設定的邏輯和規(guī)則準確執(zhí)行。
具體情況如下:
1、智能工單定制
實現一件事一個工作訂單。在綜合窗口接收時,工作人員只需打開相應的智能工單,啟動軟件機器人,完成填寫。
2、綜合窗口智能接件
在綜合窗口提交紙質文件后,綜合窗口工作人員使用窗口配置的高攝像頭掃描員工提交的申請材料,然后啟動相應事項的軟件機器人,打開定制的空白智能工單,集成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功能,可以自動識別申請人提交的表單和許可證的數據字段,然后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提取表單和許可證中的關鍵詞,最后生成填寫好的智能工單并保存在本地。
3、智能工單流轉
智能工單的流通渠道只需要使用現有的電子政務外網,軟件機器人不需要現有的系統(tǒng)(綜合窗口、委辦局)來打開端口。
4、部門審批工單智能回填
部門工作人員只需打開綜合窗口填寫的電子表格。審核確認后,軟件機器人可以直接啟動相應事項,完成審批系統(tǒng)的自動化和智能回填,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減少人工輸入的繁瑣和錯誤,提高效率,實現部門的無紙化審批。
通過博為軟件機器人,降低了綜合窗口服務人員和部門審批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執(zhí)行效率,軟件機器人部署快,實施成本低,數據重用率高,不涉及當前業(yè)務系統(tǒng)改造,效果快,可以高效、快速、有效地解決二次錄入問題。